15歲女兒一個月碌4萬2千蚊卡數 港媽網上求助 期後改稱碌了4千6百蚊
一名港媽擔心15歲女兒有不時之需,給她一張附屬卡旁身,怎料上月收到信用卡帳單,嚇然發現女兒竟在1個月內竟碌了4萬2千蚊卡數,港媽大惑不解,向網民求助。該名港媽期後在同一網上平台指:「大家唔好激動,唔小心撳多咗個0,係$4600!」
有專家長指,子女在求學階段,家長根本不應給予附屬卡;又指,財商(FQ)是父母身教的,家長應從小教導小朋友理財概念,否則長大後養成壞習慣,便難以改變。
該名港媽早前在「家長secrets」facebook專頁貼文,問「大家有無畀附屬卡仔女嘅習慣?」她指,自己因擔心就讀國際學校的15歲女兒有不時之需,所以給予她一張附屬卡,但沒想到女兒在一個月內竟碌了4萬2千蚊卡數。在追問下,女兒聲稱沒有購物,平日跟朋友外出用膳亦是「AA制」,港媽感到疑惑,向網民求助,「係唔係讀國際學校嘅年青人都咁使(錢)法?我覺得有啲太多。」
不少網民也對事件感到嘩然,「一個月飯錢多過我份糧!」「其實佢係咪打多咗個0?」「4萬幾蚊養起劏房戶幾多個月租金,呢啲唔係叫『有啲多』下話」;「個女你教出嚟嘅,自細你點教佢理財,佢而家實踐返啫,唔關讀咩學校事」。
但不論是4萬2千元還是4千6百元,財商教育學院校長(正規課程)關顯彬表示,子女無論在任何求學階段,都不建議給予附屬咭,他相信這些家長從未教過孩子應該如何用錢,現在就給予「任碌」的附屬卡,當然出事,他認為,不負責任的消費模式,大都是由父母做成,孩子一天未有自己的經濟能力,那天都要用「指定」金額零用錢,還要「指定」分配用途。
關顯彬又謂,其實有沒有附屬卡不是重點,重點在父母是否有認真教導及監察孩子如何用錢,加上華人社會對錢的觀念一直很負面,父母從沒有學習管理金錢,何來方法教育下一代,直接説,自己都不懂得如何教人,而財商(FQ)正是由父母身教,因此,越早教越好,因孩子長大了養成壞習慣,到時改變就困難了。
本港有機構推出兒童財商親職教練課程(Child Financial Quotient Parent Coach (CFQPC)),是香港首套將完整金錢觀念與生活實踐結合的課程,讓家長在家與孩子一同玩住學,學住玩,建立獨特的親子體驗,與孩子一起計劃生活、持續學習及應用,讓家長成為孩子認識金錢的啟蒙老師。